98.06.13(六) 隱身在台北市一條不很熱鬧的街道,一棟舊公寓裡的「樹火紀念紙博物館」,在小小的空間裡,溯古論今,旁徵博引,把看似毫不起眼的紙,做了詳盡的歷史資料展出,把紙的「質」與「值」用一種非常尊重的態度呈現,是在書寫世界裡少見的對紙的禮讚。
紙之於我的情感,大概是從小時候收集各種信紙、書籤開始。尚未開封的信紙、信套,光潔美麗,並散發著淡淡紙香。而書寫生活雜感的筆記本,與友人往來的書信,則是載滿了文字與情感,薄紙因此負載著生命裡某個時期的厚度與重量,成為一種回憶裡最深刻的印記。在國中,尚不識情愛的時期,有一回從媽媽的紅色皮箱裡,意外發現一封用十行紙寫的家書,也是情書,是爸爸寫於我剛出生的時候,從台北工作地寄給獨自住在嘉義婆家的媽媽。信裡的內容,我仍記憶鮮明,「上有加餐飯,下有多保重…」,信末還有一句「我會賺很多錢回來,要把妳跟孩子,養得白白胖胖…。」信裡的父親有著萬般柔情,與我心目中嚴肅似天的父親形象大不相同。沒有人發現我讀過這封信,而「十行紙」卻因此在我腦海裡變成情書的代名詞。
博物館不大,一樓是紙的相關產品的商店,有很多美麗的筆記本可以採購,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手工紙廠區,保留了傳統的工具,並可實地生產;二樓是特展空間,那天看到的是「劉文瑄」的紙的第三面;三樓是常設展,在這裡可以認識紙的演進史、原料以及文化等。以上這三個樓層皆禁止攝影,所以,沒圖沒真相,雲想也就不多作說明了。
四樓也就是公寓的頂樓,是手工紙DIY體驗區,這個樓層可以拍照,在一到三樓裡認識了那麼多紙的知識,與見識到了那麼多美麗的紙張,我躍躍欲試,想做出屬於自己的第一張手工紙。其實過程不如想像中的繁複,經過「紙漿製作」、「抄紙」、「乾燥」等三個過程,一張厚實的手工再生紙就完成了。我也因此獲得一張「蔡倫金紙獎」的證書,好有成就感喔!
導覽的老師還教大家在家裡也可以DIY再生紙喔!這個部份很實用,只要你願意犧牲一台果汁機或是一口鍋子就可以了。欲知詳情,請見下圖分曉。 相關資訊: 地址: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68號 ~The End~
|
- Jun 27 Sat 2009 17:40
手工紙DIY體驗-樹火紀念紙博物館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